第432章 到达解县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淡域栖字数:2179更新时间:25/02/11 14:12:25
后来想了想不是自己的车这个才放手。 “叔叔,我来教你吧。”小娃子开口说道。 朱元璋本来怒不可遏,但是又不好对着孩子生气只好点了点头说了声好。 于是小娃子便带着朱元璋开始练习动作。 而朱棣和朱标则帮忙扶着车。 所幸朱元璋并非是身体协调性不好。 只是刚开始的时候不太熟练。 所以很快还是掌握了要领。 熟练的骑上了自行车。 “你别说这东西是挺快的。”朱元璋开口说道,“看咱家骑得不错吧!” 朱元璋开口说道。 朱标和朱棣二人都是一阵苦笑。 仿佛刚刚说这是什么鸟车都不是朱元璋一样。 四人便就这样骑到的车来到了私塾。 结果他们看到的私塾和想象的完全不一样。 首先就是大。 应天的私塾一般来说只有几个学员,所以说只是一间房子。 但是这已经不是私塾,而是学校。 占地面积基本上和一个宫殿类似。 “他们好像穿的都是一样的衣服。”这个时候朱标首先注意到了。 “嗯!”娃娃点了点头,“这是我们的校服,好看吧!” “嗯!”朱元璋点了点头,不得不承认,所有的人都穿一样的衣服,这样的话显得非常的整齐划一。 这个时候他发现学堂侧边有一个很大的空地。 很多穿着校服的学生正在那里训练。 朱元璋一看:“这是干什么?这私塾里面不是教书吗?怎么还有人在这里练武!” “他们是在上体育课!劳逸结合。”旁边的娃子说道。 朱元璋这才点了点头。 单单是站在门口看,便能够感觉到这里的学生和应天私塾里面教出来的学生完全不同。 这里的学生明显更加的活泼。 和应天里面的那群书呆子完全不一样,整天满脑子都是之乎者也,朱元璋不喜欢那群腐儒。 他觉得这群孩子才更阳光,更能够成为大明的未来。 “怎么样? 我们学校不错吧?”那名娃子骄傲的说。 “嗯!”站长点了点头指了指旁边的一栋楼,问道:“那是什么楼?” 那栋楼看起来和教室完全不同。 此时那里面没有人,但是旁边挂的有不少的衣服。 “那是我们的宿舍。”娃子说道。 “宿舍?学生们平时都住在这里吗?” “嗯!基本上离得远的都在这里住!” 朱元璋点了点头,没有想到文启会想到这样的方法,因为私塾设立的总是有限的,肯定是有很多离得远的。 没有办法能够在学校里面学习,但是在学校里面设立宿舍的话,这样的话就能够更多的人来学习了。 “你别说这文启还真有法子!”朱元璋赞许道。 “你们这里上学要花多少钱?”朱元璋继续问道。 想都不用想这里的设施这么好,肯定学费很贵。 “上学还要花钱?我们这里上学都是免费的,只是要交一些书本费。” 听到此话,朱元璋三人都是一愣,连忙追问道:“书本费要多少钱?” “半年五两银子!”小娃子立刻开口说道。 三个听闻都是一愣,未曾想到学费居然这么便宜。 “这样的话,岂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上得了学。”朱元璋说道。 “对啊!而且在我们这里不上学是违法的!如果有的父母不想让孩子上学是不行,要被官府处罚!”那个小孩子说道。 “这个方法好。”朱元璋点了点头。 他是真心的觉得这个主意不错。 毕竟肯定会有些父母觉得自己的孩子读书也没有什么用,让他们早早的下地干活。 即使是免费的,他们也不想让孩子去上。 而有了这样的规定,这些人就不得不送自己的孩子去读书了。 虽然说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未必能够成为发明家或者说当大官,但是认得几个字和不认得字,肯定差距是巨大的。 将来无论选择哪一条路肯定都更加的容易。 毫无疑问这些孩子未来就能一定能够成为大明的栋梁。 “好了!叔叔,我要回去了!”小娃子说道。 “好!”朱元璋也没有留小娃子的理由,便点了点头。 三人又在学校门口看了一会儿:“这下知道为什么母后不想回应天了!”朱标忽然感慨道。 “我都想要留在这里了!”朱标说道。 朱元璋白了他一眼:“怎么你也想学刘禅乐不思蜀?” 朱标嘿嘿一笑,并没有接朱元璋的话。 反倒是一旁的朱棣开口说话了:“爹,不行咱迁都吧!” “嘿!我这暴脾气。”朱元璋听完此话,直接脱鞋就朝着朱棣冲去。 朱棣一见情况不妙,立刻骑上自行车就跑。 朱元璋跑了几步,发现怎么也跑不过自行车,这才连忙骑上自行车朝着朱棣追去。 “慢点!”朱标在后面提醒道,也连忙骑上自行车追了上去。 三人就这样一路骑行,骑到了解县。 这一路上也见识到了不少的风景。 可以说越往解县走越是繁华。 几乎每走一段路楼便比之前高出几分。 封郡的繁华程度已经和应天无异了。 更不要说解县了。 二人一边骑着自行车,一边不时地发出赞叹声。 一路上不知道有多少的设施和场所,都让他们震惊无比。 朱元璋现在真感觉自己是刘姥姥进大观园。 几乎每走一个地方便不停地感叹。 现在解县的发展毫无疑问已经完全领先了应天。 尤其是在进了解县之后,这种感觉尤甚。 几人一路骑着自行车来到解县的时候已经是半夜了,但是解县却丝毫没有黑夜的意思,而是依然灯火通明。 感觉在他们面前的根本就不是一座城市,就是一座巨大的宫殿。 涵盖了一整个县城的宫殿。 “这也太美了吧。”几人第一次见这种景象,由衷得赞美道。 在应天几乎每晚都要实行宵禁,自然是见不到如此的场面。 路边到处摆放着各式各样卖东西的摊位,街道上人来人往。 就在几人惊讶之际,忽然响起来了轰隆的鞭炮声。 随后几人便看到几朵烟花升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