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电驱动飞机
类别:
都市言情
作者:
不跑路的虫子字数:2121更新时间:25/02/11 14:10:39
“我们的目标,我觉得,五到十年,争取能将我们的发动机的水平,提升到与其他航空发动机同等的水平。并且国产化率要达到百分之八十。”发言的是国内航空领域的资深专家叶克闲。
这句话说完,引来了其他人的侧目。
因为,在大家看来,这个目标已经快要达到吹牛的地步了。
制造高质量的飞机,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发动机。
我们国家现在才刚刚拥有制造大飞机发动机的能力,而且很多零部件都来自海外。
国产零部件的普及率不到六成。
尤其是重要部件,一些重要的材料,都是来自海外。
国产大飞机的国产率,也只是六成。
想要国产化率达到八成,这就意味着要攻克很多的技术难点。
因为,能国产化的东西,早就国产化了。
而不能国产化的零部件,每一个都需要技术攻关。
这可不是短期内能实现的。
甚至五到十年,都实现不了。
一个清冷的声音忽然说道:“五到十年,才国产化率八成,这个速度,也太慢了吧。”
专家们的视线都看向了一个坐在主宾台位子上的那个年轻的过分的男人。
今天会议开始的时候,大家就发现了,国家战略中心竟然派了一个年轻人来参加。
这让大家有些疑惑。
大家还以为这个年轻人是个速记员,或者是随从人员。
但是对方竟然坐在了主宾位上。
身份在这里,竟然排在了第二位。
仅次于国家战略中心派来的航空专家常永益教授。
这让大家大惑不解。
现在这个年轻人又大放厥词,竟然说这个规划太慢了。
有人沉不住气了:“这位林专家,这已经是很宏伟的目标了。西方国家在发动机上,有很高的技术壁垒。他们用几十上百年时间树立起来的技术壁垒,想要攻克,五到十年一点都不长。”
在座的都是知识分子,都有很好的涵养,说的话也都合情合理。
但是林一白却依旧说道:“五到十年当然太长。我们国家目前正在处于崛起的关键时刻,国产飞机不能拖后腿。最多三年,我们需要迎头赶上,超越欧美国家的飞机制造水准。”
“咳咳,林专家,你可能不了解飞机发动机的制作工艺,单单是发动机核心需要的特种材料,我们就无法攻克。这个材料,需要耐高温,耐高压,在各种艰苦的条件下,不能变形……”一名专家有些激动地说道。
在大家眼里,林一白就像是个外行。
说的都是外行话。
要是发动机技术这么容易攻克,他们这群科学家研究了这多年,岂不是吃屎吗?
林一白伸出手,制止了对方的继续发言.
他的脸上依旧极其的平静,与激动的科学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各位,你们说的困难,我都知道。”林一白淡定的说道,“而你们的努力,我也清楚。”
“既然清楚,你就不会说出这样无……咳咳……这个要求,达不到。”一名专家努力的克制着自己的情绪。
其他人脸上也有各种各样的神情出现。
显然大家都认为,林一白是真的外行。
大家内心也都认为,林一白肯定是某个高官的子女或者孙辈。
出来历练来的。
这种人,就是外行。
外行领导内行,那是整个行业的悲哀。
常永益教授开口了:“各位,稍安勿躁。请大家听完林顾问的介绍再发表意见。”
常永益教授是航空领域的权威专家,他的话,大家必须要给面子。
会场这才再次安静了下来。
不过,大家都不认为林一白这个年轻人,能说出什么有质量的话出来。
一时间,大家喝水的喝水,出去上厕所的上厕所,会议室一片闹腾。
林一白也不急。
他很清楚这些人的想法。
他们都是沉浸在这一行很多年的人。
几乎一辈子都在和航空打交道。
而林一白等下要说的话,可能会颠覆他们的观念,所以林一白对于这些人的举动,一点不在意。
过了几分钟,人群终于安静下来。
林一白再次开口了:“我知道,你们肯定会说我是外行。事实上,我就是外行。”
专家们脸上都露出了会心的笑容。
既然林一白承认了自己是外行,那么就说明林一白这个人,不跋扈。
那就好办了。
但是林一白接下来的话,却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
“但是,颠覆整个行业的,恰恰都是外行。”林一白淡定的说道,“干掉小偷的不是警察,是支付宝。淘汰个人电脑的是手机,而不是同行。干掉实体店的也不是同行,而是淘宝。”
他扫视了一遍所有人,依旧缓缓的说道:“同样的,让龙国飞机制造业崛起,也可以采用电动车一样的弯道超车的方式。”
这一下,专家们有些明白了。
“你是说,用电驱动发动机进行飞行?”资深专家叶克闲问道。
“对。”林一白肯定的说道,“很多技术,在机械领域,是十分复杂和精妙的。需要极高的经验积累和很高的制造工艺。但是在电驱动方面,却就是个基本的简单问题。”
“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鸡兔同笼这种的在古代十分复杂的算数问题,但是有了二元一次方程之后,却可以轻轻松松的就算出来。电驱动技术,就好比二元一次方程,完全无须燃油发动机那么复杂的处理方式。”
常永益教授补充道:“这一点,在汽车领域已经得到了验证。比如四轮精准驱动上,原本的油车,需要通过发动机和一系列的变速齿轮,才能完成对四个轮子不同速度的调整。这项工艺,难度堪称灾难级别的。但是在电驱动车上,只需要四个电机,再配合电脑操控,轻轻松松就能完成。”
大家都是搞机械的,都听得懂常永益教授的话。
在越野车上,经常会遇到四个轮子需要四种不同的速度前进的问题。
这个问题在燃油车上很难实现。
也只有少数的一两个大厂有这个实力做到。
但是在新能源时代,用电机和车机控制,这个问题就是个小儿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