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外行领导内行
类别:
都市言情
作者:
不跑路的虫子字数:2147更新时间:25/02/11 14:10:31
国防大学食堂。
林一白、卢墨汐和闫瑾正在边吃饭边说着一些有的没的的话题。
有人忽然大声说道:“安静。”
人群安静了下来。
原来,电视上正在播放体育新闻。
“据体育局公布,现任足协主任已经被开除,新的足协主任将在三个候选人中产生。这三个人,都有着丰富的管理经验。体育局官员宣称,谁当选,都将改变足坛的面貌。”
“本次的主任选择,将采用公开竞聘的方式,由专家评审团评定出最终的人选,担任新一届的足协主任。”
“切,什么玩意,这三个人全都是外行。足球,就是被这帮外行搞坏的。”一名学生大声的说道。
“对啊,而且这三个人,都是前任主任的跟班,脑子里都是根深蒂固的哪一套,有毛用啊。”
“足球的悲哀啊。完了,我还以为龙国足球有望了,结果,依旧是换汤不换药。”
“就这三个人,还不如我去当这个主任。”
大学生是最冲动,最关心天下大事的人。
他们一个个的都很激动。
原本以为,揭开了足坛的盖子,就能给足协来个大换血。
结果,还是换汤不换药,依旧是一帮尸位素餐的人在竞聘主任一职。
这有什么用。
“我真想让爷爷插手足协的事,太气人了。把龙国的足坛搞成这个样子了,还嫌不够。”闫瑾气的摔了筷子。
林一白也放下了筷子。
他感觉不对劲。
自己这个推手竟然在足球上出现了问题。
竟然没有推动足协的改革。
要是按照这个名单,新上来的足协主任依旧不会有什么作为。
因为这三个人选,都是官员出生。
搞行政,那都是好手。
搞职业化足球,全都是门外汉。
看来,自己这个推手推的还不够。
刷!
林一白站了起来:“我出去一趟。”
卢墨汐早就习惯了,她只是嗯了一声。
闫瑾却不明白怎么回事:“你去哪儿?”
“有事。”林一白匆匆走出了食堂。
“他经常这样?”闫瑾好奇的问道。
卢墨汐点点头:“对啊,这就是他被踢出物理竞赛队的原因。”
其实,卢墨汐很清楚,这个林一白肯定又去掺和足球的事了。
这个林一白,就没有他不参与的事情。
这个家伙,也是个全才,什么都懂。
“看他的样子似乎很生气的,是不是关于足协的事?”闫瑾猜出了一点端倪。
卢墨汐摇摇头:“别猜了,他这个人神神秘秘的,告诉你,他还协助他舅舅炒漂亮国股票呢,赚了一大笔钱。”
卢墨汐这是故意混淆概念的,就是要让闫瑾不再继续猜测下去。
林一白的能力,必须要隐瞒。
“这就叫不务正业!”闫瑾夹起一筷子的菜塞进嘴里,“可你竟然还这么喜欢她。”
卢墨汐翻翻白眼,心里说道:“你还不是喜欢他。”
但是她没有说出来。
她感觉和闫瑾很谈得来。
闫瑾喜欢林一白的事,她就只当不知道。
这样才能和闫瑾继续成为朋友。
她也对林一白很放心。
林一白不会喜欢上其他的女孩的,她有这个信心。
……
国家战略中心。
宗泽生无语的看着林一白:“一白啊,我们是国家战略中心,只给高层提供意见和方案的,不能直接插手体育局的事。”
“但是你们可以提出建议,而且他们不敢不听。”林一白却咄咄逼人,丝毫不松口。
林一白就是个球迷,在一百二十年后,龙国的各项体育都如火如荼的展开着。
林一白既是个足球迷,也是个篮球迷。
除了人种方面的原因之外,未来的龙国在绝大多数的体育项目上,都占据了大国地位。
足球上也是如此。
经常进入世界杯八强、四强之内。
甚至还捧过好几届大力神杯,将龙国的名字一次次的刻在了底座上。
身为一个球迷,他当然不能眼看着未来的大好局面就此断送。
他必须要发挥自己推手的作用,将足球拉回到正轨上来。
他很清楚,这三个候选人,不管谁上,都不会改变龙国足球的现状。
必须要改变。
宗泽生被逼得无奈了:“好吧,你说,怎么建议。”
林一白马上说道:“第一,从全社会选择评审团成员,而不是由体育局制定。”
宗泽生翻翻白眼,这等于是让体育局自己推翻自己的决定,这个难度,那不是一般的大。
“第二,放开候选人提名资格。任何人都可以参加竞聘。”
宗泽生忍不住了,他站起来说道:“你知道放开候选人提名资格,这意味着什么吗?这意味着巨大的工作量,意味着庞大的资金,还意味着时间的延长。足协主任位置现在空着,急等着新任的主任来主持工作。”
林一白反唇相讥:“那你觉得,这几个候选人够资格主持工作吗?”
宗泽生沉默了。
他也是球迷,也知道里面的弯弯道道。
提名的三个人,都是行政人员,没有一个专业人士。
外行指挥内行,很容易出现低级问题。
比如限薪,强制23岁球员上场人数,限制转会,限制外援登场人数和时间、限制转会金额等等外行才会做出的决定。
也是极大影响足球市场繁荣的决定。
曾经轰轰烈烈的联赛,就因为这些外行的决定,一蹶不振。
而龙国国足,从亚洲二流,直接变成了亚洲四流,甚至五流的水准。
以前闭着眼睛都能打赢的对手,现在竟然可以大比分输掉。
要是不从根本上改变这些,足球的改革将无从谈起。
“谈什么呢,争吵的这么激烈。”门外传来一个苍老的声音。
宗泽生赶紧站起来:“杨老,您怎么来了。不在家多歇歇。”
来得是杨振声教授,他颤巍巍的走进来:“我都快入土了,不能歇。趁着我还能思考,还能给你们提供经验,我要赶紧提供。”
林一白深吸一口气,目光中满是敬意。
这就是老一辈科学家的工作态度。
物理历史书上写过杨振声教授临终前的事情,他直到临死前的一刻,还在交代助手一系列的研究问题。
他似是知道自己将死,对于个人,他没有什么遗憾,